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82章 突如其来的世界性新闻(66k)

第182章 突如其来的世界性新闻(66k)(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燃起身离开,台下记者们纷纷鼓掌,看见林燃的背影走向白宫东厅的大门时,大家都站起来鼓掌,像是在欢送林燃迎接这史无前例的挑战一样。

“教授,我们相信你!”

其中一位记者高声喊道。

林燃没有回头,只是向着天板举了举自己的拳头。

海伦斯一边鼓掌一边侧身和旁边的珍妮说道:“我怎么感觉教授如果去竞选也很有感染力呢”

珍妮笑着说:“因为教授就是这么的无所不能。”

林燃走之后,记者们的心情或多或少都平复了下来。

“总统先生,请问和苏俄的合作是否获得了国会许可”一名跑白宫新闻的资深记者问道。

“没有。”林登约翰逊说,“因为整个合作都非常的紧急,所以我们没有考虑国会授权,实际上也不需要国会授权。

因为我们说是合作,实际上是发射两艘飞船上月球,苏俄负责发射他们的,我们负责发射我们的。

我们只是落点和他们的落点比较接近而已,苏俄的宇航员找到我们的飞船,从上面获取了燃料。

我们没有签任何的合作协议,也不涉及对原本nasa计划的重大变更。

我们本来今年就要完成月球软着陆。

这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偶然行为,它不需要国会授权。”

林登约翰逊摆明了就是钻空子。

阿美利肯官僚也同样懂得如此钻空子。

林登约翰逊如此,后面的尼克松、等等,个顶个是钻空子的高手,一直到白宫股神,那更是狂的没边,玩弄数十万亿的金融市场于鼓掌间,压根不把《证券交易法》放在眼里。

另外一名记者问道:“总统先生,你如何看待这次合作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约翰逊说:“我相信,这次合作将为双边关系的改善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我们在太空中的合作,预示着在地球上更多的合作与理解。”

记者同时也将问题抛给了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大使,你对这次合作有何期待”

多勃雷宁略微停顿,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我们期待这次合作能够促进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合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我们将共同努力克服这些困难。”

林登约翰逊补充道:“在技术层面,我们相信林局长能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让这次合作顺利完成。”

“总统先生,这次负责登月的宇航员是谁”记者问。

林登约翰逊说:“尤里加加林。”

记者接着问:“为什么不是阿美利肯人登月”

林登约翰逊解释道:“因为我们这次合作,登月舱是苏俄人建造的,我们的登月舱还在建造中。

我们和苏俄擅长的领域不同,苏俄完成了登月舱,而我们能够完成数十万公里外的精准落点。

这都很难,所以登月需要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阿美利肯能当上总统的,每一个都是应对媒体和舆论的高手。

这话说的,一点阿美利肯或者nasa不行的意思都没有。

甚至数十万公里外精准落点,隐隐表达了我们比苏俄登月舱要厉害得多的意思。

“总统先生,请问这次合作如果顺利完成的话,后续nasa的职责是什么,我们还会推动阿美利肯宇航员登月吗”

林登约翰逊点头道:“当然,后续我们会尝试独立登月,我们会继续探索,会推动登月的常态化往返,甚至是月球基地的建造。”

记者接着问:“总统先生,请问这次合作的主导方是教授还是科罗廖夫”

林登约翰逊摇头道:“我前面有提到过,你可以看做是两艘飞船,我们各自负责各自的部分。

要涉及的合作很少,不存在主导这一概念。”

发布会进入尾声,提问环节结束后,约翰逊再次站起,总结道:

“这次合作不仅是两国的胜利,更是全人类的胜利。我们将共同迈向太空,探索未知,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

记者们纷纷鼓掌,发布会圆满结束。

约翰逊和多勃雷宁在台前合影,象征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开启。

“可惜了。”海伦斯低声说道。

珍妮点头:“是啊,可惜教授不在现场。不过完全能理解,从现在到发射只有一个月时间,我感觉他们的时间肯定得以小时来计算。”

同一时间的白天,克里姆林宫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此事。

双方合作登月迅速成为了全球最热的新闻,小报们也不报道肯尼迪之死的阴谋论了,因为没人看了,大家都在关注一个月之后的登月。

能不能登上,加加林能不能成功回来,为什么会突然合作,谁促成了这一次合作。

这一合作来的如此突然,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从伦敦到巴黎,全球各地的媒体从来没有感觉到有如此多新闻可以描写的。

“黑利爵士,我打过电话给教授了,根本没人接,我估计这段时间教授睡都得在红石基地的控制中心,就别想联系到教授了。”

伦敦,bbc的主持人弗里曼少校和泰晤士报负责国际事务的主编黑利爵士说道。

全球所有,所有新闻都围绕着一个月之后的登月展开。

英格兰自然也不例外。

黑利爵士希望弗里曼少校帮忙联系上教授,希望能够做个简短的电话专访。

结果就是根本找不到人。

此时的林燃确实和外界猜测的一样,别说弗里曼少校,就算是唐宁街十号,不,就算是珍妮打电话都找不到他人。

时间从来没有像当下如此紧迫过。

堪称地狱级的难度。

林燃知道自己改变了历史,围绕登月的世界线已经变成了自己压根不知道的模样。

但同时,他也敢肯定,无论是现在这个时空,还是未来的时空,除了自己以外,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林燃站在投影仪旁,手持金属指挥棒,指着屏幕上的燃料舱设计图。

他身穿睡衣,套着衣,头发略显凌乱。

林燃用沉稳的声音说道:

“各位,我们的燃料舱必须与苏联的登月器无缝对接。

这涉及接口设计、通信协议和燃料类型的统一。

立刻给苏俄航天局拨电话,他们的通信协议标准怎么还没有发过来,燃料类型的比例也还没发过来。”

“科罗廖夫,我们对你们的燃料比例真的不感兴趣,也不会侵犯你们的技术机密!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时间,时间你懂吗!

没有时间给你们想一套完整的方案,你们携带一部分,然后给我们一个比例,最后不同比例一混合,形成你们的燃料。

这样的方案会有问题,比例稍有不对就有可能影响到最终返回的效果。

这都什么时候了,我们不能再考虑保密了相信我,我对你们的技术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双方在发动机燃料上其实大差不差,都是煤油、液氧和液氢。

但比例有所不同。

甚至可能从你的比例窥探到你的技术细节。

苏俄方面就担心这个。

等苏俄那边把燃料比例传递过来之后。

会议室里其他阿美利肯工程师总感觉怪怪的。

自家的nasa局长用俄语和莫斯科苏俄航天局的科罗廖夫对话,期间还疯狂上强度,和在nasa一样,俨然一副暴君姿态。

教授这一回既是nasa局长,又是苏俄航天局局长了,大家只有这么一个感受。

当然,也有部分工程师会觉得教授就是苏俄精心送来屠城的特洛伊木马。

林燃同时也在指挥nasa的工程师们:

“各位,我们的燃料舱关键在于燃料转移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月球真空环境中。

我知道你们也清楚这一点,但别给我上活,我们就用最成熟的技术。

阀门就设计成扳手式的手动阀门,便于宇航员在月球环境下抓握和操作。”

“没错,选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耐温材料,并加装保温层,保持燃料温度稳定。”

“你们忘了月球有月尘吗!我们发射到月球的探测器已经给我们带回了这一消息,你们怎么能忘了防尘盖呢!

记住密封性防止燃料挥发,但同时也得在连接器和阀门处加装防尘盖,避免月球尘土影响系统!”

“不不不,在关键零部件上一定要设置足够的冗余,阀门和连接器当然是关键部件!

这里一定要有足够的冗余来确保系统即使部分失效仍能运行。”

燃料转移系统设计应包括双重密封、防爆阀、惰性气体保护和手动操作友好的阀门与连接器。

方案了三天敲定,第一个模型了两周时间才敲定,一路由专机空运到莫斯科。

尤里加加林的心态很复杂。

一开始觉得自己死定了。

在最后一次进入星城前是10月,也就是正式执行任务的两个月前,他连遗书都写好了,等着自己牺牲之后苏俄航天局通知自己的家人。

星城是苏俄的宇航员训练中心的所在地,成立于1960年,专门用于训练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后来改名为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

这里配备了各种先进设施,包括模拟器、离心机和水下训练设施,用以模拟太空环境和失重状态。

结果没想到峰回路转,苏俄和阿美利肯居然在登月一事上开展合作了。

在得知伦道夫林亲自参加这一合作,确保把燃料送到他的着陆点附近,确保他能返回地球。

虽然他也深知这有多难,但毕竟人的名,树的影。

林燃都说,成功回地球的几率从5%提高到30%。

加加林也有了点信心,毕竟能活没人想死。

哪怕为的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科罗廖夫站在观察台上,手持望远镜,紧盯着加加林的动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