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大成风华之绝响 > 第二部 云城狼烟 88、不到长城非好汉

第二部 云城狼烟 88、不到长城非好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余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碉楼、烽燧,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万里长城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城墙为主体,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壕堑、界沟、月城、障碍、堡垒、了所、烽燧等相关设施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开拓进取的谋略。

自西周以来,历朝历代用泥土、石头、树枝、砖头,塑造了形态各异的长墙,无数个零散而普通的个体凝聚成一个两万多公里长的强大整体!无数英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肉体与万里长城一起,众志成城,保家卫国,谱写了了一曲曲英雄的篇章!

这些战争与其说是民族之争,不如说是为了生存。鲜卑、契丹、女真,那些本来长城之外的民族,跨过长城后一个个也修起了长城,在不断向农耕转化的过程中,汇入中华民族的洪流。

历史上,长城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攻防的前线,而在更漫长的和平年代,她是象征着秩序与约束的边贸口岸。南北的物产、文化在这里交换、交融。伴随着长城的除了荒原,还有大量的城镇。这些城市的缘起与繁荣离不开长城,受惠于边境的关市与马市贸易。

长城有极高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登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比拟的。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两千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在布局上,采用“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脊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有的地段还利用悬崖陡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

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

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从建筑结构来看,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关城、碉楼、墩堡、城壕、烽燧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并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设垛口墙,高二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报警方式。

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就能看见。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一百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五百人左右;一千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

而在山西,就分布有多个不同时期的长城,总长度达三千五百多公里。山西长城遗迹以明长城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

山西明长城全长八百九十六公里,分外长城和内长城。

外长城长约四百五十公里,由河北怀安延入晋北的天镇县镇口台,向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

内长城长四百多公里,由河北涞源延入灵丘,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古称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有城堡七十余座;边城近八百个;墩台近千个。

内长城最着名的有黄河边长城和太行山长城。

顾名思义,黄河边长城沿着黄河修建,主要有寺沟长城、河曲长城、老牛湾堡、老牛湾镇河楼等遗存。

而太行山长城则沿着太行山脊修筑,始于灵丘牛邦口,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东阳关。

被誉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是杨家将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二十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娘子关则被誉为“三晋门户”和“万里长城第九关”,是万里长城着名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娘子关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朝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其部队人称娘子军,故得名。

此刻,苏澜目不转睛仰望着保安关的雄姿。

据大家介绍,保安关在虎踞山和龙盘岭之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是大成王朝山西北道四百五十公里外长城之云城十一关中历史最悠久、最着名的关隘之一,也是最为宏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军事要塞和关隘屏障。

保安关介于宣武关和宣仁关之间,距离宣武关约四十多公里,距离宣仁关约五十多公里。

登上保安关最高处的关城重楼,放眼远望,宣武关、保安关、宣仁关这段近百公里的长城建在东西走向的虎踞山和龙盘岭的山脊之上,在崇山峻岭之巅起伏蜿蜒,像一条矫健的巨龙,翻峻岭,越绝壁,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再看那长城上的堡垒,一个连一个,一望无际,惟余苍莽。

从内长城看,南面地势平缓抬升,良田阡陌和村落屋宇阶梯排开。这里主要是军屯田地和军眷村落。保安关还有军用道路通往云城等周边重要城镇,最窄处可以两马并行,最宽处可以六马奔驰。交通便利,确保了军用物资和人员的调运。

而从外长城看,北面则逶迤于群山之间,居高临下,以险着称,把守的道路外达塞北草原,内抵云城,巨石嵯峨,峭壁耸立,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段长城就地取材,全部为砖石结构,城高八至十米,底宽八米,顶宽六米,无论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的特点。山脚城墙为阶梯式夯土砌墙,上有两百多个峰燧,近百座碉楼,还有十多处平台城堡,可供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陡峭之处直接将垛口砌在山岩之上,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台墙有砖有石,碉楼有方有圆,砌砖有空心有实心,巍峨雄伟,坚固挺拔。

保安关是从云城通往大漠的交通要道,也是云城以及太原的重要屏障。

保安关关城建筑设计构思精巧,巧夺天工,接山跨岭,布局巧妙。它由内城、外城和内外城翁城、重城、重楼、碉楼、墩台、城壕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还有庙宇、学堂、集市等生活设施。墙体以巨石为基,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

保安关最高处为关城重楼,共四层,加上城墙,高达三十余米。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上面有指挥所、烽燧、碉楼等。重楼还有石雕砖刻,精雕细琢,匠心独运。

保安关内外关城的关门高十二米,宽十二米,纵深八米。全部是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条石券顶。

保安关内城还建有一个半月形翁城,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翁城外还有一座更大的重城。主要用于开放马市时,对内地来的人员和物资进行登记造册、实物检验、货物抽分、缴纳马市关税、处理矛盾等。重城之外还有城壕。

保安关外城也建有一个半月形翁城,面积也有一千多平方米。翁城外却建有两座重城,外重城包裹内重城。除了用于开放马市时,对大漠来的人员和物资进行登记造册、实物检验、处理矛盾、货物抽分,缴纳马市关税之外,还有驻扎卫兵,维持马市秩序的重责。重城之外也有城壕。

不错,保安关马市就建在保安关外城的城壕之外的草原上。

对了,马市之外,还有一道壕沟!这里是茫茫草原,无险可守,长城就化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以此阻挡北狄骑兵的冲锋。这段壕沟长达一百多公里,正好处于宣武关、保安关和宣仁关这段长城之外的茫茫草原上。

保安关可谓固若金汤,当得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任!

此时的保安关,本应有两千多兵马,可无论何处,都悄无人声,灯火不举,空气中还弥漫着血腥,实在诡异!

马澄虽然是个无能庸人,但是,他有一句话问得好:如果北狄强盗从保安关潜入,为什么那些墩台不点燃狼烟报警?

换言之,保安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