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烈焰焚阙(四)(2 / 2)
然而士卒却没像往常一样转身去传令,而是颇有些茫然地问道:“将军,备什么战?”
“你不是说出现了大批魏军?”
“是,可他们...”
“难道他们想绕过卢龙塞?”辽将越发惊喜,“好,好!居然敢如此冒险,看我不带兵抄了他们后路!”
“不是,将军,”士卒终于忍不住了,打断道:“他们不是来攻打卢龙塞的,看起来也不是准备绕路。”
“那他们要去哪儿?”
“卑职也不知道。”
辽将意识到了什么:“那他们现在在何处?”
士卒的脸色像死了亲妈一样难看:“在...海上!”
......
海军旗舰上的黎盛用千里镜遥遥望着几个岸上的辽人斥候在追逐船队,轻笑了一声:
“看起来辽人发现了。”
“辽人斥候一向精锐,如果不远离海岸绕远路,被发现是注定的事情,”一旁的李正然回应道,“不过就算他们发现也无济于事了,从海路绕过卢龙塞,起码有三条路可以直通辽阳。”
黎盛放下千里镜,回头看了一眼外表颇为儒雅英武的李正然一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还是他第一次与北境的这些将领接触...李正然这样儒将形象的,倒是和黎盛想象中相去甚远,因为很多时候他读完北境的战报,看到那少说也是几万甚至十几万死伤的厮杀,都在感叹魏辽之间战争的惨烈,和这样残酷的边境对比起来,江南的战事就有些小打小闹了,在黎盛想象里,北境将领个个都该是五大三粗,为人彪悍的模样,结果这一次接到王爷的军令江南海军全军北上,第一个碰上的居然是李正然这家伙,比起将领,他倒更像是个读书人。
嗯...要是硬说,倒还挺像王爷的。
李正然当然不知道黎盛在想什么,他对这位坐镇江南打得倭寇抬不起头,甚至挥师入高丽作战的将领同样闻名已久,只是一见面才发现超出预想的年轻,如此年轻就能坐镇一方,实在是让李正然对王爷挖掘人才的能力有了新的一番认知,他扫了一眼脚下这破开风浪,在海上堪称压迫力十足的巨兽,笑道:
“早就听闻江南海军坐镇海上,护卫着江南的贸易震慑宵小,今日一见才知道名不虚传,如此巨舰,那些海上的海盗怕是远远看见便失了作战的勇气吧?”
黎盛眉头一挑,他既是负责江南防务的镇远将军,也是大魏海军的第一任主将,如果说李正然夸他,他可能还觉得这人不怎么靠谱,但如果是夸他的船...
“那是,不要说海盗了,大魏海军到了高丽,倭国,乃至南洋,见到的人都只能心惊胆战,不敢大声说话,如今江南海运空前盛大,若是没了海军,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事端来,还是王爷眼光长远,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把海军的组建提上日程,才有了今日的乘风破浪。”
“王爷目光的确长远,”李正然微笑颔首,“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北伐,更不会有北境大军与江南海军并肩作战了...不过黎将军,你确定这战船能顺着大江入海口顺流而上?卢龙塞发现我军踪迹后,必然要传讯各部围追堵截,到时候若是被堵在河面上...”
前一秒还在夸,后一秒就忧心忡忡,只能说李正然这脸变得也挺快,黎盛闻言脸色便难看了起来,但还是说道:
“李将军不必担心,在接你们之前,我就派人前去探查过,除了这艘旗舰,其他战船是完全能开进去的,而且这些战船上的火炮可不是摆设,如果辽人真的有能力把海军堵在河面上,那黎某把这头颅送给辽人又何妨?”
李正然一听这话就知道黎盛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他只是出于谨慎多问了两句,然而落在黎盛耳朵里就变成了对江南海军的不信任,而且黎盛这嘴也真是够欠的,大家再怎么说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至于这么阴阳怪气么?
他摇头道:“有高丽战绩在前,谁敢言江南海军是摆设?只是我只收到王爷军令,令右路军借海军战船绕过卢龙塞登陆作战,倒是不知道原来王爷早已对海军有安排...”
“没有安排,”黎盛扶着栏杆笑道,“王爷说魏辽决战海军很难介入进去,就给了我临机决断之权...而我觉得你在陆上推进,我沿河道巡弋是个不错的想法,你放心,就算你被辽人堵在岸上,海军也不会出事的--辽人那帮只知道骑马的哪儿会对付战船?就算河岸有十万大军,海军也能全身而退。”
李正然心想你这张嘴还是别说话了,现在总算是知道关于江南镇远将军黎盛又多不招人待见的说法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了,连北境的人都听说过。
他没有再和黎盛争论什么,只是看向海军战船破开海面飞溅起的白浪,而另一边的黎盛,则是想到了前些日子接到的战报,关于赵裕带着骑兵奔袭大同,一朝平定西京道的事情。
不行,这两年他一直在江南打倭寇,错过了太多机会,魏辽国战海军很难建功,如今好不容易能敲一敲边鼓...总之得做点什么,不然下次和赵裕见了面,那“骑兵海军孰强孰弱”的争论自己就要占下风了。
他黎盛要证明,海军,才是大魏未来最强的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