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

第两千六百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因为《杜甫诗意图》的卷幅很大,所以上博特意开辟了一件展厅来准备展示这三幅画,顺带举办一个“繁茵汝成·上博历任捐赠藏品人物展”。

下午还在布展的时候,徐邦达就已经从首都赶了过来,一见到三幅画现在的模样,脱口而出了和骆千和一模一样的话:“肘子你怎么敢!”

中国古代书画修复,已经很久没有组织敢这样修复了,因为经历过一次大破坏,后来的文物工作者们变得格外的谨慎,没有把握之前,宁愿保持原状,或者只进行轻微修复,完全揭裱重装,一般都是进行抢救性修复,也就是不如此没法保住画作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类修复方法。

“故宫里有两幅沈周的画,不就是照这个办法修的?”周至还是振振有词:“同样是修旧如新。”

“那是乾隆朝修的!”徐邦达都要怒了:“后面还有谁敢那么干?!”

“徐老你这就不实事求是了,荣宝斋这么干可是一直干到了五几年的。”

“先看看活再说嘛。”骆千和之前也骂,现在反倒劝上了:“我觉得肘子说得有道理,我们中国书画的修裱本来就是可以可拼可分的,如果要保证效果,大修大裱才是最好的保藏方案,如果要保留文物信息,在装裱手法都有明确传承的情况下,只要将分开的裱材保存起来,同样不会损失文物信息。”

“老徐啊,我觉得我们以前的思路是不是错了?”

“错什么错,你就是被肘子给洗脑了。”徐邦达一遍检查画作一边抱怨:“为什么定陵之后,国家对古代陵墓只进行抢救性发掘,能不动就不动?不就是担心造成破坏嘛?”

“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把握嘛?”

“和有没有把握没关系。”徐邦达摆了摆手,先是大致看了一遍《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然后取来放大镜对一些细节进行复查,最后才松了口气,将放大镜和手套交给工作人员:“就算你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把握,我们也输不起那百分之零点零一。”

“是的哟……”骆千和终于反应了过来,瞪向周至:“差点给你带沟里去了!”

“二老要讲道理。”周至赧笑道:“要是不经历几场实战,如何培养手艺?怎么知道真需要抢救性修复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难道每次抢救性修复都靠碰运气?”

“这次修复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原因很简单,就是备料齐全,仿古绢绫锦纸基本已经齐备,去污去渍保色固色的工艺已经完备,最关键是全套修复工艺流程已经成熟,应急方案已经准备妥当,将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了。”

“这与墓室的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应急情况是有区别的,所以徐老你用抢救性考古来类比古画修复,其实有些不公平。”

“你小子啊……不知道人言可畏,胆子忒大了!”徐邦达叹了口气:“王老和启老还想着让你担任个小组长什么的,按我看哪里是小组长,活该是小祖宗才对,你呀,还是好好待在体制外吧。”

说完又转头对马承源道:“上博承了肘子这么大个情,要是有媒体质疑画卷为何这么新,知道要如何遮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